
美国到底怎么想的?
卷进巴以冲突,已经想通站到了正义一边,面对俄乌冲突,依旧不死搅和之心,据俄罗斯卫星通信社的报道,北约某些国家已经向乌克兰派遣了部队。
北约以美国为首,它到底想要做什么?普京又真的准备摊牌了吗?
表态的波兰
爆出大瓜的,是波兰的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·西科尔斯基,他在纪念波兰加入北约20周年的活动上,面向媒体公布了这一消息。
世界很快都知晓乌克兰有了来自北约的士兵,但具体来自哪个国家,西科尔斯基没有说,给出的原因,是“我与某些政治人物不同”。
不同的是西科尔斯基,也是波兰这个国家。
在北约已经有人出手的时候,波兰明确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出兵乌克兰,人力不供应,军援上,波兰的出手也是含蓄的。
2023年3月16日,波兰宣布将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机,武装敌人就是挑衅自己,俄罗斯立即表态将会把这些战机摧毁。
但其实,这些来自波兰的战机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局势,因为它只是苏联时期制造的老式战机。
顶着“北约国家”的头衔,波兰什么也不做好像也不合适,索性拿些不入眼的东西出来应付,到了9月,老旧的战机也不愿提供了,决定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用来武装自己之上。
泽连斯基沉浸战争,波兰却越看越不顺眼,两国的矛盾逐渐建加深,到最后波兰甚至发出狠话:若乌方态度依旧如此,波兰很难继续像之前一样支持乌克兰。
一个是逐渐麻痹,一个是逐渐狂热,最被怀疑出兵乌克兰的国家,这一次,倒不是美国了,而是法国。
马克龙曾在3月宣布不排除会对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,厥词映照现实,法国成了第一怀疑对象,美国却好像被择了个干净。
因为在会议的过程中,美国不仅没有接马克龙的话茬,反而各种自愿其词竭力证明自己没有出兵的打算。
只不过,俄罗斯眼下还顾不得这些,它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突然的调整
3月11日,国防部副部长阿列克谢·库兹缅科夫被任命为俄罗斯国防民队副司令,安德烈·布雷加中将也被提拔为国防部的副部长。
有人升迁,就有人被解雇,“倒霉”的是叶夫梅诺夫,他被媒体爆出已经被解除了海军总司令一职,莫伊谢耶夫顶替了这一位置。
敏感时刻的大换血,羊毛多在海军之上,普京这样安排,国内的猜测是对原海军领导表现的不满意。
乌克兰在2023年的9月22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了导弹袭击,成功命中之后,俄罗斯民众看到的就成了一个受损的黑海舰队总部。
一次就算了,结果在2024年的2月,乌克兰的武装部队又宣布,在军事行动中成功击沉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一艘大型登陆舰。
俄罗斯的国防部虽然没有回应,国内媒体却很快将黑海舰队屡次遇袭与高层大换血联系起来。
签署下换将令的普京最近也比较忙,一方面是大选,一方面也在国际形势上的不容乐观。
北约一直搅和进俄乌战事之中,它试图用源源不竭的军援改变战场局势,想要达到让俄罗斯一尝战略性失败的滋味。
普京3月份就摊牌过一次,他表示,为了回应西方的做法,俄罗斯决定增强对美国的反制措施,也决定暂停履行的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。
狠话已经亮到了明面之上,北约等援助的手脚依旧没停,这一次的高层换血,也成了普京的又一次摊牌,表明了俄罗斯战斗到底的决心。
北约出兵,俄罗斯换人,双方的这一反应,好像宣告了中国调解的失败。
2月23日的时候,站在演讲台上的张军呼吁北约领导人要客观的看待世界,不要继续对战争的叫嚣,去做一些真正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事情。
在中方看来,一场俄乌,一场巴以,世界已经够乱了,疫情硝烟散去也不过多久,世界承受不起更大或者更多的危机。
明明有停止冲突蔓延的条件为何不去做?
可惜,一场被北约国家证明了的出兵,好像宣告了中国调解的失败,但不管参战双方怎样选择,中国虽然不是当事方,却绝对不会放弃调解,不管结果如何,一定会继续推动问题解决。
